前篇文章我們介紹了移動平均線 SMA 及 EMA,這篇文章我們來介紹,由移動平均線衍伸而來的指標 – 布林通道 (BB)
我們先看一下布林通道長這樣子 :

BB
定義
Bollinger Bands,中文叫作布林帶,或者布林通道,是由美國金融分析師 John Bollinger 提出的。既然叫「通道」,表示它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個區域。布林通道是由三條線所構成,中間一條是 SMA (簡單移動平均線),通常預設是 20 個時間段,然後上下各加一條線,是 SMA + 2 個標準差,稱為“上軌”及“下軌”。
標準差是什麼 ? 以 SMA (20) 來說就是,集合裡的 20 個數值先算出平均值,然後再算出集合裡每個數值跟這個平均值的差距,然後再將這 20 組差距加起來除以 20,得出的平均值就是「標準差」。它所要表達的是,這個集合裡的數值的“離散程度”。
那為什麼是 2 個標準差,而不是 1 個或 3 個 ? 這是因為根據常態分佈,大約 95 % 的數值會落在 2 個標準差之內,所以 2 個標準差之外的,可視為極端值。

應用
不懂標準差沒關係,知道應用在技術分析的含義即可。我們可以發現,通道時寬時窄,當通道愈寬,表示標準差愈大,也就是數值愈離散 → 市場波動大。反之,通道窄則表示市場波動小。
而且根據數學,絕大部份的 K 線會落在布林通道內,若有往上超出通道的,表示為極端值,可視為「超買」。同樣地,往下穿越通道的,可視為「超賣」。
一般情況下的看法是 : 當價格往上超過中線,往上軌方向前進,視為買進訊號。若價格繼續往上碰到上軌時,甚至突破上軌(超買),此時上軌就形成一股壓力(賣壓,賺夠的人可能想要獲利出場),價格可能已無力再往上,而反轉回落往中線靠攏。

同理,當價格往下跌破中線,往下軌方向前進,視為賣出訊號。若價格繼續往下碰到下軌時,甚至跌破下軌形成超賣,此時下軌就有一股支撐力量(想逢低買低的人可能進場),價格可能不會再探底,而反轉回升往中線靠攏。

以上描述的是概率較高的情況,實際上當然有可能突破上軌後再繼續飆升,或跌破下軌後再跌跌不休。一樣是建議搭配其它指標使用,靠單一指標判斷買賣點,是危險而易誤判的。
還沒有 MAX 帳號 ? 歡迎使用 MAX 官方註冊推薦連結 ,可享 8 折手續費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