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 2.0

Libra 2.0 新版白皮書
— https://libra.org/en-US/white-paper/

若對第一版白皮書有興趣的,也可以閱讀之前寫的介紹
— http://psce.pw/RF25N

差異

這次白皮書的改版,可看成臉書回應監管單位的疑慮,第二版修正的部分,主要是基於合規考量,例如:

  1. 除了提供單一的穩定幣 (≋LBR) 之外,也會支持不同法幣的穩定幣 (e.g. ≋USD, ≋EUR, ≋GBP)
  2. 在合規的框架下,強化 Libra 的支付系統安全性
  3. 放棄未來過渡到 permissionless 的願景
  4. 建立更健全的儲備金設計機制

若從 Libra 2.0 的設計來看,臉書要消除各國金融單位對臉書幣可能會成為超越國家主權幣的疑慮,並以發行的穩定幣不會影響國家的貨幣政策,以合規為前提與監管單位緊密合作。由於 Libra 是建構在區塊鏈系統上,從系統面來說,要符合支付系統需要的效能需求 (高 TPS),並穩定可靠,同時也要保障交易能夠安全地進行,關於這部分,第二版與第一版相異不大,不過開發者文件相較以前更為詳盡。

從穩定幣的角度來看,由於 ≋LBR 是參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特別提款權 (SDR) 所設計,因此 ≋LBR 會由一籃子不同的貨幣比例所組成,由於穩定幣的發行會透過智能合約,因此這個權重比例的設計將由智能合約來管理,但 Libra 承諾會開放合約的審查,並與監管單位、央行、國際貨幣組織合作,訂出接受貨幣的不同權重。另外,每個穩定幣生成的背後,必須有足夠的資產來支撐,也就是說,當你要在 Libra 上發行 LibraUSD,就必須抵押等值的資產作為儲備金,以確保價格能夠被錨定。有關儲備金的組成,為了穩健資產的管理,將會有 8 成的部分由短期、高流動性且低信用風險的債權所組成,其餘的 2 成則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組成。

有關區塊鏈治理的部分,則由聯盟委員會來協調與決策。與區塊鏈的共識一樣,決策需要經過委員會 2/3 以上的同意才能成立,委員的選擇,要有社會影響力來普及這套金融系統,必且有足夠能力的技術團隊來維護系統,並且積極參與聯盟的運作管理。

* Libra Blockchain
* 技術層面,主要偏 Libra 底層的設計與運作
* 技術白皮書沒什麼改變,但節點的許可條件有調整
* 官網文件有多增加一些內容,像是如何讓 Move 可在本地執行,還有範例
(以前這個只有論壇有)
* Libra Coins (Stablecoins)
* 多增加單一法幣的支持 (≋USD, ≋EUR, ≋GBP, ≋SGD)
* Libra 承諾會開放合約的審查,與監管單位配合
* 貨幣不同權重的變化,也必須經過 validator 的同意
* Libra Association
* 委員會會與監管單位協調治理規則
* 制定 Libra 網路的操作監督
* 任何新的智能合約要有第三方同意
* 利用社會影響力來建立普惠金融
* 任何規則的變動需要 2/3 的聯盟代表同意,同時也需要 2/3 節點同意
* 成員包含商業與非營利組織
* 既有的 28 個會員走了 8 個,後來有新成員加入
* 有關商業成員的條件,要能具備支付與金融業務的能力來擴展商業
* 要有能力維護 validator 節點
* 要能積極參與成員的治理與討論網路角色1. 聯盟會員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 維護節點
* 參與治理
* 與指定的經銷商 (Designated Dealers) 互動
2. 指定的經銷商 (Designated Dealers)
* 介於 Libra 網路節點與營利組織中間,中盤商的角色
* 流動性的提供方,抵押資產採購穩定幣的角色
* 賣穩定幣給 VASP
3. 受監管的資產服務提供商 (Regulated Virtual Asset Service Provider, VASP)
* 介於經銷商與用戶之間的中間商
* 面對用戶的提供商
* ex: 交易所, OTC
4. 認證過的服務提供商 (Certified VASP)
* 符合內控的規則
* 面對用戶的提供商
5. 個人錢包 (Unhosted Wallets)
6. 使用者
* 交易
* 匯款
* 使用穩定幣

未來

目前 Libra 比較像是一套數位支付系統,儘管 Libra 上面有智能合約的功能,可以實作任何金融商品。但是,是否能夠串接 DeFi 或是已經在 Ethereum 上既有的應用,前提可能都會是需要經過監管單位或第三方單位的同意才能放行。目前看起來比較可能的應用,會是在境內轉帳、跨境匯款,或是國際銀行間的清結算。


本文由 AMIS Chang-Wu Chen 提供

原文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