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評論
數位資產延續上週的漲幅,本週收高6%,BTC貢獻了大部分的漲幅,上漲11%並來到182天的新高點,也將整體數位資產市值推升至美金1,900億,成交量比起上週多了14%,來到了美金480億,替代幣持續落後BTC,但整體市場氛圍仍舊正面,在前200大的數位資產中,有63%本週收高。
本週的主要新聞包括:1)幣安遭駭約4,200萬美元的比特幣 2)富達投資在幾週內將為其法人客戶提供數位資產交易服務 3)幣安因為討論區塊重組的可能性而飽受批評 4)美國眾議員Brad Sherman重申,應該立法禁止數位資產 5)富達投資舉辦數位資產挖礦高峰會 6)依照原訂降低通膨的計畫,EOS銷毀價值約1億6,700萬美元的代幣。
雖然本週有約2億美元的BTC空頭部位回補,整體數位資產市場在過去七天似乎漸漸從小幅度減少多頭部位,移轉至建立新的空頭部位。
這和我們上週所提到的短期~中期看法ㄧ致,在美金6,000元大關附近,BTC所面臨的上檔壓力也越來越強,資金可能輪動到較小型的數位資產,使小型數位資產的漲幅追上BTC,目前BTC領先小型數位資產的幅度持續擴大,圖表8顯示出BTC領先其他小型數位資產的幅度,已經來到1年半以來的新高,在許多技術分析指標上,數值都來到了近期相對高點( +3 標準差> 50D MAVG, RSI 81, 本週上漲17%),BTC領先的幅度持續擴大的部份原因,是因為幣安交易所在本週的駭客事件之後,禁止用戶出入金,等到下週恢復正常交易後,BTC以外的數位資產漲幅就可能會追上BTC。
最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BTC 的潛在軋空 (因為近期的漲勢,增加的空頭部位被迫回補),對BTC(美金4,400)及數位資產(美金1,430億)而言,200日均線仍然是近期強勁的下檔支撐。
想法
- 幣安考慮利用區塊重組來復原遭駭客損失的金額
– 本週我們聽到幣安試著與礦工溝通,探討是否可以重組BTC交易歷史的可行性
– 由於“改寫”BTC交易歷史對於BTC本身的價值以及整個生態系都可能造成深遠影響,比起駭客事件本身,“考慮區塊重組”這件事反而很快變成市場談論的焦點
– 幣安的執行長提到“重組”可能至少要花9,000萬美元
– 即使技術上來說,區塊重組是可行的,就組織及經濟層面來看,區塊重組並不可行 - 1.經濟上來說,花費9,000萬美元(從礦工那取得這個估價?)是原本遭駭金額的2.5倍,但是為了重組BTC交易歷史而真正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整個比特幣價值的崩壞,此外,礦工可能會要求很多的報酬,才有可能進行區塊重組
- 2. 組織層面來說,要取得足夠的算力進行重組非常困難,主要是因為算力的分佈越來越分散,目前沒有任何單一礦工掌控超過15%的算力,因此要統合並執行大規模的重組越來越困難(如果是較小型、較集中區塊鏈的重組倒是有可能)
- 現金是負利率難以實施的主要原因
– 根據報導,澳洲及中國都增強對資金的控制
– 讓人聯想起先前在IMFblog(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部落格)的一篇文章:
Cashing In: How to Make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Work
– 讓央行無法對存款者收取利息的唯一原因,是“現金”及“銀行擠兌的可能性“
– 現金戰爭可能和“增強央行對經濟的控制”較有關聯,而和“防止逃漏稅”或是“非法使用”的關聯較少
『在一個無現金的世界,利率將沒有下限,為了拯救嚴重的經濟衰退,央行可將政策從2%降至-4%,此利率下調將擴及銀行存款、貸款及債券; 少了現金,想要存錢的人需要支付利息才能將錢保存在銀行,因此,拿錢去消費或投資將變得更有吸引力,這將刺激貸款、提高需求並刺激經濟』 — 此文章出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篇文章“Cashing In: How to Make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Work”
新聞
- 幣安因資安漏洞而損失7,000顆比特幣
– 市值大約4,200萬美元,以幣安的規模來看,此被盜金額相對不算嚴重
– 對於受影響的客戶資產,據傳幣安已經處理(彌補)完畢
– 幣安將10%的手續費收入作為保險基金 - 美國眾議員Sherman提議立法禁止數位資產
– 從2017年開始Sherman就開始力推此法案
– 其他已經禁止數位資產的國家包含:阿爾及利亞、伊朗、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中國 - 幣安執行長曾考慮利用BTC區塊重組來恢復被盜資金
– 比起駭客事件,對於區塊重組的討論對市場影響更大
– 幣安因為考慮區塊重組而飽受批評 - 富達投資幾週內將提供數位資產交易服務
– 富達投資是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高達7兆美元
– 此舉意味著法人對於數位資產的接受度,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 提供主流法人客戶數位資產的交易服務 - 臉書重新開放,允許刊登虛擬通貨相關的新聞
– 和區塊鏈科技及虛擬通貨相關的產業新聞、教育及活動相關的廣告,現在都可以刊登 - 一些美國數位資產交易所考慮共同研擬一份“拒絕交易”的黑名單
– 很明顯的,這些努力是要築起一道監控的護城河 - 在富達投資的挖礦高峰會上,礦工強調使用綠色能源
– 礦工尋找更便宜的能源這件事,將是驅動更多再生能源的誘因
– 強調如何利用挖礦來有效利用原本被浪費的能源,例如多餘的地熱及或水力發電 - 為什麼Craig Wright不是中本聰?
– 此文出自知名BTC工程師Jameson Lopp
– 主要是收集許多證據及細節來推論Craig Wright是中本聰的可能性極低,相關證據包含:
1. Craig Wright使用偽造的數字簽名
2. 修改先前的部落格文章及email
3.活動的時間(比對Craig Wright及Satoshi在網路上推文的時間)
4. 許多公開的技術性錯誤 - 隔離見證發明者提出軟分叉升級方案“Traproot”
– Traproot將補足2018年發佈的Pieter Wullie’s Schnorr電子簽名軟分叉方案
– 將擴充BTC智能合約的功能,同時也能改善擴展性及隱私性 - 微軟在其Azure雲端平台上推出“以太坊應用程式開發套件
– 協助開發者在Azure雲端平台或以太鏈上開發ETH應用程式
– 微軟也將對其企業用戶推廣摩根大通的Quorum區塊鏈技術 - EOS依原訂計畫銷毀約1億6,700萬美元的EOS,將通膨降至1%
– 此計畫是在2018年7月決定的,預計減少3,400萬 EOS代幣供給量
– 目前5%的通膨率預計降至1% - 透過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以太幣交易量,創史上新高
– 這幾個月以來,以太坊流失了許多Dapp的市佔率至競爭者EOS及TRON
– 四月的交易量來到了776,000顆以太幣(>美金$1.3億) - 據傳CFTC(美國期貨商品交易委員會)將推出ETH期貨
– 此消息來自CFTC內部一位匿名人士
– 去年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表評論,只有BTC及ETH因為“去中心化”的特質明顯,可以“不”被視為一種證券 - 更多有名的公司採用Blockstream的Liquid network
– Liquid network是一個清算網絡,可在各個交易所、造市者、券商及財務公司之間使用
– Tether計劃推出Liquid network版本的穩定幣
– Coinone, Huobi & BitMEX都正在與Liquid network整合,用戶未來都可透過Liquid網絡存提比特幣 - Tron(波場)修補病毒造成的重大漏洞
-據傳此病毒原本可能使整個網路癱瘓
-只需要單一機器便能發動攻擊 - 中國央行悄悄降低外幣提領的每日限額
– 中國央行將美元提領限額從5,000美元降至3,000美元
-文章指出有一名當地帳戶持有者,因提領外幣次數過多,被列入觀察清單後,無法從其美元帳戶提領200美元
– 嚴格的外匯管制,長期而言,對比特幣是正面的 - 澳洲將禁止以『現金』支付超過7,500美元的交易
– 2019年7月1日生效
-這是對邁向『數位社會』及減少逃漏稅所做的努力
圖表
圖表 1. 價格vs成交量

圖表 2. 本週價格漲跌幅%

圖表 3. 本週價格漲跌幅% — 以類別區分

圖表 4.『每月日均量』佔『史上最高日均量』的百分比

圖表5. 五月日均量 vs 每月日均量
– BTC及LTC的五月日均量都創史上新高

圖表6. 50 日Z分數 vs 52 週範圍

圖表7. BTC vs其他數位資產,1個月的百分比變動
– 藍線代表BTC,紅線代表其他數位資產

圖表8. BTC vs其他數位資產
– BTC領先其他數位資產 的幅度創一年來的新高
– Z Score ~3個標準差,RSI 82, 7天的ROC指標為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