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資產週報2019年5月10日

市場評論

數位資產延續上週的漲幅,本週收高6%,BTC貢獻了大部分的漲幅,上漲11%並來到182天的新高點,也將整體數位資產市值推升至美金1,900億,成交量比起上週多了14%,來到了美金480億,替代幣持續落後BTC,但整體市場氛圍仍舊正面,在前200大的數位資產中,有63%本週收高。

本週的主要新聞包括:1)幣安遭駭約4,200萬美元的比特幣 2)富達投資在幾週內將為其法人客戶提供數位資產交易服務 3)幣安因為討論區塊重組的可能性而飽受批評 4)美國眾議員Brad Sherman重申,應該立法禁止數位資產 5)富達投資舉辦數位資產挖礦高峰會 6)依照原訂降低通膨的計畫,EOS銷毀價值約1億6,700萬美元的代幣。

雖然本週有約2億美元的BTC空頭部位回補,整體數位資產市場在過去七天似乎漸漸從小幅度減少多頭部位,移轉至建立新的空頭部位

這和我們上週所提到的短期~中期看法ㄧ致,在美金6,000元大關附近,BTC所面臨的上檔壓力也越來越強,資金可能輪動到較小型的數位資產,使小型數位資產的漲幅追上BTC,目前BTC領先小型數位資產的幅度持續擴大,圖表8顯示出BTC領先其他小型數位資產的幅度,已經來到1年半以來的新高,在許多技術分析指標上,數值都來到了近期相對高點( +3 標準差> 50D MAVG, RSI 81, 本週上漲17%),BTC領先的幅度持續擴大的部份原因,是因為幣安交易所在本週的駭客事件之後,禁止用戶出入金,等到下週恢復正常交易後,BTC以外的數位資產漲幅就可能會追上BTC。

最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BTC 的潛在軋空 (因為近期的漲勢,增加的空頭部位被迫回補),對BTC(美金4,400)及數位資產(美金1,430億)而言,200日均線仍然是近期強勁的下檔支撐。

想法

  • 幣安考慮利用區塊重組來復原遭駭客損失的金額
    – 本週我們聽到幣安試著與礦工溝通,探討是否可以重組BTC交易歷史的可行性
    – 由於“改寫”BTC交易歷史對於BTC本身的價值以及整個生態系都可能造成深遠影響,比起駭客事件本身,“考慮區塊重組”這件事反而很快變成市場談論的焦點
    – 幣安的執行長提到“重組”可能至少要花9,000萬美元
    – 即使技術上來說,區塊重組是可行的,就組織及經濟層面來看,區塊重組並不可行
  • 1.經濟上來說,花費9,000萬美元(從礦工那取得這個估價?)是原本遭駭金額的2.5倍,但是為了重組BTC交易歷史而真正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整個比特幣價值的崩壞,此外,礦工可能會要求很多的報酬,才有可能進行區塊重組
  • 2. 組織層面來說,要取得足夠的算力進行重組非常困難,主要是因為算力的分佈越來越分散,目前沒有任何單一礦工掌控超過15%的算力,因此要統合並執行大規模的重組越來越困難(如果是較小型、較集中區塊鏈的重組倒是有可能)
  • 現金是負利率難以實施的主要原因
    – 根據報導,澳洲及中國都增強對資金的控制
    – 讓人聯想起先前在IMFblog(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部落格)的一篇文章:
    Cashing In: How to Make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Work
    – 讓央行無法對存款者收取利息的唯一原因,是“現金”及“銀行擠兌的可能性“
    – 現金戰爭可能和“增強央行對經濟的控制”較有關聯,而和“防止逃漏稅”或是“非法使用”的關聯較少

『在一個無現金的世界,利率將沒有下限,為了拯救嚴重的經濟衰退,央行可將政策從2%降至-4%,此利率下調將擴及銀行存款、貸款及債券; 少了現金,想要存錢的人需要支付利息才能將錢保存在銀行,因此,拿錢去消費或投資將變得更有吸引力,這將刺激貸款、提高需求並刺激經濟』 — 此文章出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篇文章“Cashing In: How to Make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Work”

新聞

圖表

圖表 1. 價格vs成交量

圖表 2. 本週價格漲跌幅%

圖表 3. 本週價格漲跌幅% — 以類別區分

圖表 4.『每月日均量』佔『史上最高日均量』的百分比

圖表5. 五月日均量 vs 每月日均量
– BTC及LTC的五月日均量都創史上新高

圖表6. 50 日Z分數 vs 52 週範圍

圖表7. BTC vs其他數位資產,1個月的百分比變動
– 藍線代表BTC,紅線代表其他數位資產

圖表8. BTC vs其他數位資產
– BTC領先其他數位資產 的幅度創一年來的新高
– Z Score ~3個標準差,RSI 82, 7天的ROC指標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