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資產週報2019年9月12日

市場評論

本週的數位資產週報提前一天發出,因為9/13是台灣的中秋節。

數位資產過去七天下跌3%,成交量比起上週則是增加了7%左右,市場氛圍偏弱,在前200大的數位資產中,只有30%本週收高,跌幅4%的BTC是拖累整體數位資產下跌的主因,相反的,漲幅主要聚焦在EOS +13%、LTC +3% 及ETH +2%。

本週的頭條新聞主要聚焦在法人機構及基礎建設的相關發展,包括:1) ICE(洲際交易所集團)公佈Bakkt交易所即將推出的BTC期貨原始保證金 2)Gemini交易所推出託管服務 3)芝商所(CME)BTC期貨日均量達到3.7億美元 4)公開上市的挖礦公司Hut 8擴充產能 5)Coinbase考慮推出IEO平台。

展望下週,BTC已經接近過去三個月以來,三角旗形整理型態的尾端了,波動(布林帶寬度)也來到了5個月的新低,通常這種情況之後常常會出現大幅度的價格變化,目前大多數的人認為,BTC價格受限於下降三角形,會有向下突破的可能,然而,如圖表7所顯示出的,考慮到長期向上的趨勢線,我們仍舊對BTC保持樂觀,近期的壓力區仍然在11,000美元附近,如果能突破11,000美元,則有可能會漲到13,000美元附近,此外,考量到在13,000美元附近之前的成交量很少,如果BTC能向上突破13,000美元,後市看漲,另一方面,以目前三角旗形整理型態的下緣來看,支撐大概在9,300–9,500美元附近,再往下看,強力的支撐則在8,500美元附近( 相當於2018一整年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及斐波那契回調線50%的收斂處附近)

想法

*名為PlanB的量化分析師所分享的很棒的圖表:

這張圖表顯示出,我們正處於最近一輪牛市的開端而已,牛市的模式看起來相當ㄧ致,大約每間隔13萬~14萬的區塊會發生一次(大約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這張圖表也指出,每一次牛市的開始,也都和BTC挖礦難度調整時機相關,以此來看,這暗示著下一次的牛市高峰可能會出現在2021年的7–8月。

由於比特幣市值、價格及成交量的增長,每一次循環所帶來的報酬都越來越少,將之前的模式延伸到這次的循環,此圖表意味著此次牛市的高點可能至少是12月最低點3,200美元的1,000%。

*大部分投資BTC的人都已經獲利

市場上常有人說,BTC從20,000到3,000美元的修正造成很多人大幅度的虧損,然而,如果我們來看BTC歷史的價格/成交量圖表,以及BTC每年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其實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有所獲利。

BTC 2017年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在10,000美元左右,2018年的則在8,500美元左右,2019年(到目前為止)則在8,100美元,這暗示著2017年大部分的投資者,損失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那麼大。

此外,只有20%的BTC交易量,成交價格 ≥11,000美金,因此我們認為,這暗示著大部分BTC的投資者的獲利空間其實都不小,如上段所提到,2017 & 2018年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分別為10,000及8,500美元,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個價位被視為是重要的支撐價位。

更有趣的是,在12,000美元以上成交的交易量,更少,因此,一旦BTC向上突破這個價位,向上的壓力看來比較少。

新聞

圖表

圖表 1. 價格vs成交量

圖表 2. 本週價格漲跌幅%

圖表 3. 本週價格漲跌幅% — 以類別區分

圖表 4. 交易量Z分數

圖表 5. 日均量(各月份)

圖表6. BTC vs 替代幣

圖表7 BTC技術分析

– 支撐:
US$10,000 (中期趨勢線, 2017 成交量加權平均價)
US$9,300 — $9,500 (三角旗形的下緣)
US$8,500 (斐波那契回調線50%, 2018 成交量加權平均價)

– 壓力:
US$11,000 (三角旗形上緣, 斐波那契回調線23% )
US$12,000 (8月價格最高點)
US$13,000 (6月價格最高點)